服务范畴

深度关注丨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来源:开云全站    发布时间:2024-03-09 10:33:38

  原标题:深度关注丨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建设取得很明显的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图为在三江源国家公园,一群待产雌性藏羚羊在通过青藏公路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产仔。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雪山下、湖泊边,逐渐转黄的草场上,藏羚羊、野牦牛、藏狐等野生动物随处可见……这里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公园,我国首批五个国家公园之一。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ECO为最大的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规划利用的特定陆域或者海域。

  习致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贺信指出:“中国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保持自然ECO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这是中国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前,国家公园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为什么我国要设立国家公园?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哪些特点?如何更好推动国家公园建设工作?记者正常采访了有关专家。

  “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成效显著,首批国家公园ECO的原真性完整性得到一定效果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度第三季度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中心主任田勇臣表示。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21年10月,我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包含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五个国家公园,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近两年来,首批国家公园ECO功能持续恢复向好,绿色成绩单十分亮眼——

  三江源国家公园,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ECO,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分布有雪豹、藏羚羊、白唇鹿、野牦牛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林草覆盖率超过74%,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整体保护,藏羚羊种群数量已经恢复到7万多只;

  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繁衍生息的自然家园,生活着约1340只野生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以来,打通13个大熊猫种群的生态廊道,保护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跨吉林、黑龙江两省,分布有中国境内顶级规模且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近年来,野生东北虎幼崽存活率从33%提高到50%以上,园区内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截至目前,野生东北虎数量已超越50只,野生东北豹数量超越60只;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我国分布最集中、类型最多样、保存最完好、连片面积最大的大陆性岛屿型热带雨林,是全球最濒危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的全球唯一分布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加强雨林生境恢复,海南长臂猿得到一定效果保护,种群数量恢复到6群37只,并设立保护研究中心;

  武夷山国家公园,地跨福建、江西两省,有着同纬度带现存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ECO,是东南动植物宝库。武夷山国家公园统筹保护和发展,近年来,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

  “第一批国家公园通过实施栖息地恢复、生态廊道建设、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平台等重要举措,推动生态功能持续向好,也为后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探索了宝贵经验。”国家林草局副局长闫振介绍。

  2022年11月,我国出台《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正式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

  按照规划,继第一批国家公园设立之后,更多候选区将陆续走上严格保护之路。截至目前,已经有黄河口、神农架、辽河口、秦岭、若尔盖、钱江源—百山祖、南山等17个候选区正在创建设立。

  “候选区选定程序很严格。”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介绍,这是为了确认和保证候选区满足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的要求,“实际上,规划中的49个国家公园,都有各自不同的核心生态价值,将在未来生态保护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建设国家公园,为何意义重大?

  “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根治我国自然保护地多头管理顽疾的重要抓手。”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彭建告诉记者。

  彭建表示,改革开放后,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地增长,自然ECO面临巨大压力,自然资源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突出。“引入并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有助于实现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另一方面,原有的自然保护地体制涉及国土、林业、环保、水利等多个机构,又有各种类别的自然保护地等区块,难免出现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的低效现象,难以实现整体性的保护。

  “国家公园的建立,能实现‘一个牌子管到底’,有效破除旧管理体制的弊端。”彭建说。

  国家公园设立目的之一是为保护完整的生态系统。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我国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3%,管辖海域11万平方公里,这些区域中分布着50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和2.9万种高等植物,保护了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国家公园的布局是依照国家典型的生态系统,代表性的物种集中分布区,以及重要生态功能区域,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确定的。所以国家公园保护了国家最好的、最有代表性的自然资源,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非常核心的作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表示。

  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大国之一,我国是很多珍稀濒危物种独一无二的栖息地。“国家公园在规划时,把珍稀物种的主要分布区也包括进去了。所以国家公园保护好、管理好、建设好了,主要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就能得到更优秀的保护。”欧阳志云说。

  此外,国家公园建设还考虑具备极其重大生态功能的区域。“像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这种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区域也作为国家公园规划中的一个重点要素。把国家公园建设好了,全国生态安全能得到更优秀的保障。”欧阳志云说。

  在彭建看来,“国家代表性”在国家公园遴选中非常非常重要,也因此象征着国家精神,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国家公园保护的珍稀自然ECO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大多是所在国家独有、全球范围罕见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建立国家公园作为增强国民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国家公园,我们把自然ECO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这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田勇臣表示。

  从187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以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了上千个国家公园。

  中国地域辽阔,独特的自然地理格局承载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灿烂的人类文明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以习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从提出到试点,再到建立、明确未来规划蓝图,用时不过数年,既体现我国制度优势和政策执行的高效,也传递出党中央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彭建说。

  突出保护,是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特点之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指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要坚持保护第一、国家代表性和全民公益性理念。“从已开展的工作来看,各试点区均采取了十分严格的建设举措以保护园内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第一的建设理念得到了较为彻底的贯彻。”彭建说。

  彭建表示,我国国家公园的治理模式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灵活。“我国国家公园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每个国家公园真实的情况因地制宜来管理。”

  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社区的协调发展上,我国则面临更多挑战。“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有大量的荒野地和无人区,绝大多数国家公园是没有人居住的,不存在社区的问题。我国人口多,国家公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往往世代生活着少数的居民,如大熊猫国家公园内,居住人口多达十多万。如何协调好保护和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贯穿国家公园建设的全过程,这与西方国家公园相对单纯从事生态保护和公众教育也有着明显区别。”彭建表示。

  自《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发布后,国家公园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规划,2035年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欧阳志云表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无论是面积、范围、保护对象,以及治理的模式,特别是把当地老百姓发展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来做,都可以为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和模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做出贡献。

  “国家公园法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规划,年内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田勇臣介绍,为了加强过渡期保护管理,国家林草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推动发布了《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业规程》等5项国家标准。

  田勇臣介绍,国家林草局将加强国家公园法治建设,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推动国家公园法尽快出台,完善国家公园设立、建设、运行、管理、评估、监督等各环节的制度办法,指导相关省区出台国家公园地方性法规,实行“一园一法”。推动建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筹、多部门联动的统一执法体制,探索联合执法、委托执法等多种模式。

  为何要推进国家公园立法?“我国国家公园本身是新事物,是对以前形成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变革,其建设惠及28个省份400多个县,这其中牵涉到多方利益主体,也涉及到原来自然保护体系的重构。出台国家公园法,有助于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彭建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程明显加快,第二批国家公园布局也在推进之中。如何更好地建设国家公园,彭建提出建议,“对世界各国的经验,既需要结合我国真实的情况调整,不能复制照搬,也需要强调保护和利用的并重协调,在保护的同时不排斥合理规划利用。”

  在彭建看来,国家公园建设可以惠及当地居民。“这些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在不同程度上依赖于园内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园内自然资源的守护者,他们应该是国家公园建设最早和最大的受益者。国家公园的建设应通过采取积极的举措,使当地居民能从国家公园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利益,经济收入和生活品质能较之以前得到非常明显提升,例如通过国家公园的品牌加持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生态价值等。”

  彭建表示,全社会应共同参与国家公园建设,彰显国家公园的全民公益性。比如,通过特许经营、志愿服务、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形式,吸纳原住居民、社会公众直接加入到国家公园的保护建设管理中,共享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福祉。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开云全站 版权所有     开云全站 闽ICP备19001339号-1